翔安区设立于2003年10月19日,陆域面积415.57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69.87平方公里,翔安下辖“七街两镇”、128个建制村(社区)。翔安人居环境优越、营商环境优良、人才保障优先、发展条件优渥,随着高起点、高标准的规划定位、建设,一个益商宜居的现代化生态海滨新城正在崛起。
一、区位优势明显
翔安地处厦门市东部,居闽南“金三角”核心地带,东连泉州,西接同安,南望金门,是祖国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,辐射范围广、环吸效应强。
翔安区独特的区位,构筑起便捷的海、陆、空立体交通大格局,第二东通道、厦门翔安国际机场(2026年通航)、翔安隧道、324国道、沈海高速、福厦高铁构成一张对外便捷的交通网络。尤其是2010年翔安隧道顺利通车,30分钟内可到达厦门机场、东渡港区、火车站等重大交通枢纽;2023年翔安大桥通车,5分钟实现跨岛通途。
翔安是厦门轨道交通最密集区域
海西交通枢纽之轨道服务密集区:根据厦门市地铁路线规划方案,未来翔安将有数条城市内及城际轨道线贯通,是岛外各区中轨道线布局最密集的区域,轨道交通建设将为翔安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其中,3号线是厦门城市中心向东放射的轨道交通骨干线,构建了本岛与翔安区的快速跨海连接通道,目前起于厦门火车站,止于翔安蔡厝,已开通26.5km、21座车站。
4号线串联岛外四区,衔接港口、厦门北站和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三大交通枢纽,承担厦门市快线功能的岛外环湾骨干快线。
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将于2026年通航
“辐射台湾、联通全国、链接海丝、面向世界”的翔安机场将于2026年建成通航。翔安正围绕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港、深化对台融合发展等领域积极先行先试,助力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。
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终期将建成4条高等级飞机跑道,3座航站楼,未来将建成终端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5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。一期工程将率先完成南北2条跑道及T1航站楼的建设,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,满足年货邮吞吐量75万吨货运需求。
二、产业基础坚实
翔安以“工业立区”为战略导向,通过“链主引领+园区集聚+政策赋能”模式,推动平板显示、半导体等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。未来,随着“人城产”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全面成型,翔安将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势能,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区建设新篇章。
2024年,翔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8.56亿元,比上年增长7.7%;规上工业总产值1860.06亿元,增长10.3%;固定资产投资683.68亿元,增长3.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.71亿元,增长2.2%;批发零售业销售额3505.06亿元,增长8.4%;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78元,增长4.8%
三、产业平台丰富
翔安区加快构建“4+3+3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巩固提升平板显示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机械装备制造等4个优势产业,加速发展生物医药、航空临空、海洋高新等3个特色重点产业,提前布局旅游会展、文创体育、数字产业等3个新兴潜力产业,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,着力推进具有翔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,连续四年入选“中国工业百强区”,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,已形成光电电子产业、集成电路、平板显示、半导体照明、机械工业及食品工业等重点产业集群,产业基础坚实,产业平台丰富。
1.翔安南部片区
规划总面积98.6平方公里,位于翔安区南部,北至翔安南路(含厦大翔安校区)、西至翔安大桥翔安侧桥头、南至刘五店码头、东至翔安新机场。坚持“立足厦金、区域协同、服务两岸、联接世界”,发挥“综合改革试点承载区、环厦门湾科创原创区、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、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门户”的功能,致力打造绿色低碳、智慧共享、面向未来的滨海城市典范。优中选优发展临空航空、绿色能源新材料、生命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海洋经济产业为基础,商贸服务、文化创意、科技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为辅助。
翔安南部片区新兴科创产业园
重点发展以包括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、文化创意、总部经济、滨海商业等产业。片区特色涵盖研发办公、酒店、居住、公寓、商业、文化设施等配套功能。
翔安南部片区未来产业科技园一期
引进生命大健康、生物智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,开展企业孵化器、研发中试、技术服务办公、总部办公、配套商业、公寓等。
未来产业创新基地
半导体、新材料、智慧储能,科研平台及科技服务聚集区,打造为集科技研发、小试中试以及生产服务为一体得产学研融合典范区。
航空产业园
产业方向涵盖航空航天、铁路、船舶等运输设备修理、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以及绿色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等。打造“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”重要载体。
海洋高新产业园
海洋高新产业园片区重点布局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、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、渔港经济与海洋种苗业、海洋文创与高端滨海旅游、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为主导,以海洋研发创新载体、海洋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园区“6+2”产业体系,形成具有较高展示度的海洋经济示范片区。
凤翔新城
凤翔新城位于翔安区南部滨海,与本岛五缘湾隔海相望,是厦门跨岛发展的东进桥头堡。新城区位优势凸显、坐拥湾海自然景观、交通便捷高效、生态资源丰富。着眼于提升厦门会展、体育产业国际化、高端化、市场化水平为目标,依托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、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两大发展引擎,打造集体育赛事、旅游会展、商务办公、文化娱乐、互动体验、高端居住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滨海新城和“产城人”融合标杆。
2.同翔高新城(翔安片区)
厦门市同翔高新城,规划面积49.5平方公里,其中位于翔安面积约18.84平方公里,包括翔安片区12.6平方公里,东寮片区6.24平方公里。逐步形成以平板显示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。
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区
规划面积12.6平方公里,其中市头片区10.68平方公里,该片区重点发展显示面板产业、LED半导体封测产业、集成电路和微电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,目前已引进天马6代、天马8.6代线等省市重点项目。内厝片区1.91平方公里,主要入驻中创新航。
同翔高新城东寮片区
规划面积约6.24平方公里,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。
3.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
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位居翔安核心区域,坐拥翔安大道、翔安隧道等交通枢纽,园区内设有公交场站,已开通5条公交线路,连接周边,贯通岛内。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于2018年9月份正式运营,园区总用地面积18.90万平方米,规划建筑面积56.62万平方米,已建成一期、二期共31.11万平方米,园区配套悦华酒店、万科泊寓、智慧餐厅、特色商业街、iDong运动场、iPark智能服务区等。
园区重点关注医疗健康、大数据、创新药、新型医疗器械、人工智能等行业,以健康医疗大数据概念为核心组团的“健康翔安智谷”,布局大健康大数据产业生态,是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孵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。